多家支付公司POS费率涨价,新切机潮到来在公安部、工信部及各大支付机构的严打之下,POS切机行为在前段时间有所好转,然而借助支付机构上调POS费率的契机,按捺已久的POS切机再次泛滥。撰文|张浩东出品|支付百科在断直连、备付金集中交存、备付金销户的大背景下,支付机构盈利渠道开始收窄,备付金等其它收入大不如
多家支付公司POS费率上涨,新切机潮即将到来
在公安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和主要支付机构的严厉打击下,POS切割行为前段时间有所改善。然而,借助支付机构提高POS费率的机会,长期以来的POS切割机再次泛滥。
撰文|张浩东
出品|支付百科
在断直连、备付金在集中存款、备付金销户的背景下,支付机构的利润渠道开始收窄,备付金等其他收入也不如以前,传统的POS业务仍然是各大支付公司的业务重点,通过POS升级不断赋予商家权力。
近期,「支付百科」据了解,多家支付公司提高了POS费率,10多家支付公司,包括现代金控和国通星驿,调整了POS费率,大部分上调幅度在万三至万五之间。
近期,「支付百科」据了解,多家支付公司提高了POS费率
,10多家支付公司,包括现代金控和拉卡拉国通星驿,调整了POS费率
,大部分上调幅度在万三至万五之间。
随着支付公司提高费率政策的实施,新一轮的切机浪潮随之而来。
多家机构提高POS费率
自
POS机
自诞生以来,其费率经历了多次调整。从最初的0.38%到后来的0.63%,再到这次大规模的费率调整,可以看出POS机费率的上升将成为一种趋势。
除调整费率的十几家支付机构外,部分公司暂时没有采取措施提高费率,但情况明确后,不排除提高费率的可能性。
经过长手机POS机期的野蛮增长,支付行业开始逐步向合规发展。主要支付公司不再简单地打价格战。低利率获得商户增长的时代已经过去。对商家来说,现在更看重的是支付公司带来的增值服务。
在低利率竞争之后,POS利率的提高是不可避免的。由于支付公司的大量补贴,POS费率水平长期保持在较低水平。即使交易量巨大,支付公司给代理商的结算底价也很难盈利。
前几年为了争夺市场份额,支付公司只能硬着头皮往上冲,导致很多支付公司经营状况不佳。在这种多方参与的模式下,商家获得了较低的POS费率,银行获得了交易产生的手续费。代理商以较低的费率开发新用户,但支付公司未能在价格战中获得太多收入。
今年6月,央行发布新通知,进一步规范支付验收终端及相关业务管理。根据通知,“一机多码”、从监管释放的信号来看,“一机多户”POS机受到严格管理,
一旦政策实施,市场上绝大多数主流手刷,
mPOS
所有产品都将整改。
POS机官网
从文件的规定可以看出,POS机未来的趋势是一机一户。此前,一些支付公司通过跳码赚取了一定的利差。虽然支付公司以这种方式盈利,但持卡人在使用过程中很容易遇到银行的风险控制。未来跳码获利渠道被切断后,依靠手续费是支付公司生存的规则。
新一轮的切机潮即将到来
当各大支付公司纷纷提高费率时,一些代理商借此机会开始疯狂切机
,POS费率的提高已经成为许多代理商眼中的机会。
根据央行2019年支付系统运行总体报告,截至2019年底,网络POS机达到3089.28万台,POS机数量处于较高水平,POS机市场接近饱和,但从业者不断加入,以快速开发用户,切割机已成为一种有效的渠道。
然而,切割机严重破坏了收据业务生态。随着开发新用户的难度越来越大,越来越多的代理商采取了通过切割机开发他人用户的捷径。
这一轮POS费率的上涨不仅带来了商家POS使用成本的上升,也带来了新一轮的切机潮。许多读者最近向前迈进「支付百科」反映:
在POS费率上调期间,切机电话又多了起来,每天可以接到十几个切机电话。
与以往的切割方法类似,在电话切割过程中,切割人员主要依靠压制其他支付品牌来宣传自己的费率优势,从而使商家更换机器。
与以往的切割方法类似,在电话切割过程中,切割人员主要依靠抑制其他支付品牌来宣传自己的费率优势,以实现让商家更换机器的目的。一些切割人员也使用“费率调整”、“产品升级”、以“冒充官方”为由,免费更换用户的POS机。
▲
拉卡拉
▲
通联支付
▲随行付
▲
付临门
针对当前支付行业切机混乱,多家支付公司发表声明,警惕POS切割套路。此前,
包括拉卡拉、通联、银盛、随行付、临门付、中付易生支付多家支付机构密集发表声明,提醒用户警惕POS切割行为。
「支付百科」认为,虽然切割行为可以在短期内带来可观的用户和交易量增长,但也会导致支付行业的恶性竞争,不利于POS代理的长期业务发展。
「支付百科」认为,虽然切割行为可以在短期内带来相当大的用户和交易量增长,但它也导致了支付行业的恶性竞争,相互切割不利于POS代理的长期业务发展。每天数十个切割电话对用户来说是一个沉重的负担,毫无疑问,它会拒绝POS行业。
卡拉合伙人 POS机官网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erenposji.com/182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