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分析|被支付宝微信打败后,拉卡拉靠挣刷卡扫码的钱上市了文|吴梦启编辑|张雨忻第三方支付的历史几乎都写在了拉卡拉这家公司的14年发展史上。也难怪联想控股董事长柳传志在拉卡拉的敲钟仪式上说到:“拉卡拉上市是有典型意义的。”拉卡拉中国最早的第三方支付公司之一,它的创始人孙陶然之前经历过五次创业,成败皆有。它最早期的投资者一个来自联想控股,一个来自小米创始人雷军。
焦点分析 | 被支付宝微信打败后,拉卡拉凭借赚钱刷卡扫码上市
文 | 吴梦启
编辑 | 张雨忻
几乎所有第三方支付的历史都写在拉卡拉公司14年的发展历史上。也难怪联想控股“拉卡拉上市具有典型意义,”刘传志董事长在拉卡拉敲钟仪式上说。”
其创始人是拉卡拉中国最早的第三方支付公司之一孙陶然之前经历过五次创业,成败皆有。其早期投资者来自联想控股和小米创始人雷军。
然而,无论是屡战屡胜的孙陶然,还是创业经验丰富的投资者,他们可能都没有想到,在支付宝、微信和监管政策的猛烈冲击下,公司将经历10年的亏损、三次上市失败和多次业务转型。
2019年4月25日,它终于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成为“第三方支付a股第一股”。
如今,第三方支付市场已经成为支付宝和微信支付的世界,这让很多人几乎忘记了最早的市场开拓者所经历的探索、挫折和希望。
方便支付
拉卡拉从便利支付领域开始,是一家完全针对C端客户的第三方支付公司。在全国社区便利店设立便利支付终端,为个人用户提供水、电、气支付、信用卡还款、转账、银行卡余额查询等民生支付服务。
为了快速拓展市场,拉卡拉采用了互联网公司的一套常见打法:在全国迅速开设网点,以规模占领市场。2009年,拉卡拉成立4年,覆盖全国100多个城市,便利支付点超过3万,99%的品牌便利店与拉卡拉达成战略合作。
2008年,拉卡拉的主导地位不可动摇,线下便利支付市场运营商终端市场格局 数据来源:易观国际
2011年,拉卡拉成为中国首批获得央行办法的方便支付业务。《支付营业执照》其中27家机构之一。
在此之前,拉卡拉已经准备好在2007年在海外上市,但为了获得许可证,拉卡拉最终放弃了上市计划——持有支付许可证意味着没有外国投资者。就这样,拉卡拉首次上市失败。
2012年,拉卡拉转身进入收单市场也是大多数第三方支付公司布局的重要业务。此后,拉卡拉推出了各种针对商家的POS产品和服务,业务开始向B端发展。在拉卡拉的官方网站上,公司自豪地写道,今年“完成了银行、商家和个人第三方支付市场的三维战略布局。”
收单业务主要覆盖线下扫码支付领域。消费者在便利店或中小企业消费后,会在收银台显示支付宝或微信的二维码,从拉卡拉的智能支付终端扫描代码。随后,终端将费用转移给银行,银行核实后将费用转移到商户账户。拉卡拉从中拿到一笔服务费。2016年9月费率调整后,服务费的比例基准在0.08%到0.22%之间。
巨人阴影下的转型
拉卡拉向B端的扩展几乎与支付宝和微信支付在同一时间点的快速崛起相同。
2008年,支付宝进入便捷支付领域,支付水、电、气费。拉卡拉的C端客户市场受到威胁。
2013年是节点。当微信支付上线时,二维码扫码支付在全国推广,C端用户的支付习惯逐渐从现金支付和线下刷卡转变为扫码支付。拉卡拉的移动POS终端在移动支付中的份额从2013年的17.8%下降到2018年的不到1%。幸运的是,2012年的收单业务支持了拉卡拉的下一步发展。这纯属to 2016年,孙陶然表示,30-40%的扫描支付宝和微信支付二维码的机器来自拉卡拉。
2012-2018年试图转型to 在B业务期间,拉卡拉还希望在个人移动支付和收单业务之外尝试金融增值业务,并推出易分期付款和员工贷款等在线贷款业务,这是另一次转型尝试。
但这也可能是2016年在创业板上市失败的原因。随着金融监管政策的收紧,网贷业务不再成为上市的加分项。2016年底,拉卡拉改为控股集团,将其10家从事金融增值业务的公司从支付部门剥离,以便拉卡拉支付能够顺利上市。
如果加上2015年西藏旅游上市涉嫌合规,不得不放弃上市,拉卡拉近年来的转型和上市步伐可谓坎坷。支付宝和微信监管政策的变化和崛起是拉卡拉业务进展反复变化的原因。
然而,由于收单业务的快速增长,拉卡拉终于在2015年亏损10年后实现了盈利。
收据业务推动拉卡拉利润扭亏为盈,实现快速增长 数据来源:拉卡拉支付招股说明书
稳定市场头部位置
孙陶然在拉卡拉上市敲钟仪式上表示,希望未来每年能有30%的复合增长率。
自2016年以来,拉卡拉年复合收入增长48.95%,收单业务收入增长最快,占总收入的89.29%。而且,这个市场还有一定的增量空间:艾瑞咨询预计2017年至2020年线下支付将保持7.7%的增长率。
拉卡拉目前在收单行业处于稳定的领先地位。易观报告显示,2018年上半年,拉卡拉在第三方支付公司中排名第一,银行卡收单交易规模第二——行业第一是巨无霸银联业务,专注于大型企业收单业务,与拉卡拉没有直接竞争。
随后,监管环境的变化给了拉卡拉新的发展空间。
2015年,央行停止发放第三方支付许可证。截至2018年底,已发放的200多张牌照中,有33张被监管部门注销,提高了行业集中度。这有利于拉卡拉支付的运营。2016年推动的“96费改”,结束了扫码POS机支付机构低价无序竞争。第三方支付机构的服务费率提高,利润增加。
2018年,央行对第三方支付机构实施了“断直连强迫支付机构将原本存放在托管银行的银行存放备付金第三方支付机构因转让央行存管而失去准备金利息收入。增加成本使一些第三方支付机构退出,为龙头企业的扩张创造了机会。
上述三个因素给拉卡拉带来了好消息。然而,拉卡拉过于依赖收单业务,能否始终保持增长的可持续性是一个问题。金融专家陆强华和杨志宁的作品《深度金融》认为,收单业务的费用提取分为固定费用,自保有余,但“增长和想象空间相对较小”。
寻找增量
拉卡拉需要再次考虑转型,以对抗收单市场本身并不高的天花板。
拉卡拉开始寻找小微企业金融增值服务的可能性,因为它为小微企业提供收单服务。这里包括贷款理财业务和基于收单服务的衍生服务。
根据《深度金融》,2016年前9个月,拉卡拉以网贷为主的金融增值业务为公司提供了35%的收入。但这项业务被剥离是拉卡拉过去三年毛利率下降的原因之一。
收单业务本身也有增量。通过这种做法,拉卡拉增加了代理商的利润分配比例,以保持用户粘性,扩大渠道优势。拉卡拉表示,这种做法可以应用于下沉市场,“将在农村地区寻找更多的发展红利”。
在收款领域,自2014年以来,拉卡拉推出了手机收款宝、超级收款宝、收款宝盒、智能出纳等硬件产品,希望通过智能硬件和云,推出更多的收款业务增值服务,如商家收款业务,同时提供会员管理等服务。
另一种可能性:从事移动支付终端和系统服务的意大利创新首席运营官关恒告诉36氪,支付机构可以转型为企业制定财务解决方案,如为企业制定账户和支付系统。在香港上市的第三方支付机构汇付世界,目前的业务之一是帮助企业制定跨境结算解决方案。
此外,拉卡拉并没有完全放弃to C支付业务:聚合支付平台Paymax于2016年收购。该平台集成了各种支付方式,如二维码、NFC和云闪支付,可能会为其C端业务找到另一种方式。
孙陶然曾告诉媒体,拉卡拉是他最后一次创业。这次创业似乎还会继续下去。它应该知道如何在行业边缘寻找新的发展机遇,生存在支付宝等巨头之间的裂缝中。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erenposji.com/183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