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几天,支付圈的热门话题是涨价。做过涨价产品的同行疯狂要求客户换机。没有做涨价产品的同行疯狂宣传自己的产品有多稳定,比如永不涨价、涨价全分等等。
为什么支付行业如此神圣严谨的行业会出现类似的互联网涨价模式?不可思议,甚至不可思议···但事实是,这种涨价一直存在,只是因为某种原因,目前的表现比较明显。
让我们来讨论一下:疯狂涨价背后隐藏着什么样的秘密和风险?
在讨论涨价问题时,必须再次提到2016年9月6日实施的费改政策。





按照国家发改委 中国人民银行 关于完善银行卡刷卡手续费定价机制的通知 (发改价格〔2016〕557号)》通知文件仅规定发卡行服务费和网络服务费的标准,收单机构收取的服务费由收单机构和商户协商,实行市场调整。
那我们来盘点一下收单机构有哪些服务?
1.业务拓展和设备配送服务
2.交易清算服务
3、垫资服务
4.增值售后服务
四项服务中成本最高的是设备成本和扩展成本,以及系统开发、运营和预付服务。每一项都是收单机构的成本,也是最重要的环节。
在这样的主要环节,收单机构应该收取多少服务费才算正常,才能保证企业政策的运行?
贷记卡:0.45%的发卡机构 发卡行网络服务费0.0325% 网络服务费0.0325%=最低签约0.515%,因此,贷记卡的签约率不得低于0.515%。如果低于此,则属于流氓行为。要么跳码,要么先贴,然后提高补贴成本。

签约费率是多少?收单机构有多少?利润?还能健康发展吗?
以普通商户为例,每月贷记卡交易10万元计算,签约费率按市场价0.6%签约,收据机构的毛利是(1万*0.006)-(100000*0.00515)=85元,除设备成本、预付服务费、二线运营费、增值售后费用外,基本属于微利,更不用说给服务提供商留下大部分利润了支付机构都在赔钱赚钱吗?
于是衍生出一种奇妙的业务逻辑,跳码(百度可以做这个业务),跳码风险高,拒付多,投诉多,业务属性单一,业务不合规···然而,跳码的畸形业务逻辑是支付机构续命的灵丹妙药,因此最近流行的跳码爆炸。这种灵丹妙药马上就没了,唯一的实现方式就是涨价。疯狂上涨,成倍上涨,有的涨到1.3% 3.有的涨到1.5% 3.甚至有报道称,上海某支付机构涨到2% 3.小认为这不是最后的斗争,这可能是行业正常发展的开始,支付机构赚取服务费(垫资服务费、业务服务费)。
B端业务为什么不涨价?只有个人支付业务涨价?主要原因是个人支付没有协议,甚至没有电子协议。有些协议只有基本信息,没有签名率和相应的服务费标准,这种收单服务费被市场化滥用,伤害了支付机构最忠实的粉丝。
小编认为,个人银行卡收单业务只有一切产业链人们可以赚钱很长一段时间,比如发卡机构、清算机构、收单机构可以赚钱很长一段时间,否则会成为寡头经济,价格上涨你无助。
再次提醒您,未来可能很难找到非常低的信用卡费率刷卡机因为行业要发展,行业要生存!小编温馨提醒:不管你用什么产品,一定要认清合同和费率,否则哭都找不到地方。
这是看支付的第三个视角,关注我,谈谈你能理解的支付知识,总有你同意的观点。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erenposji.com/2077.html